和孩子一起敬拜:全教会的事工
没有多余的儿童房间,小组聚会时孩子兴奋地在主人家的房间里窜来窜去;没有母婴室,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哇哇大哭;没有扩音设备,孩子手里的玩具发出的声响就盖过了传道人的声音……更不用说当众人看向那发出声音的孩子时父母的羞愧了。疫情期间的分组聚会给教会带来一个实际挑战:原来我们的孩子没有那么乖,原来父母们也没有那么尽力在培育孩子们的聚会礼仪,原来过去都是靠儿童主日学事工掩盖了父母在这方面的欠缺(失职?)和我们的耐心。
使徒行传第六章描述了早期教会的一个冲突:“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如果放到如今,这些在饮食上被忽略的犹太人大可以潇洒地拿出手机打开饿了么寻找比教会盒饭更可口的食物,今天的教会更可能会发生的抱怨是:“没孩子的会众向有孩子的会众发怨言,因为他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以至于影响了聚会。”或者“有孩子的会众向长老们发怨言,因为主日聚会没有安排适合孩子们的事工。”正如早期教会的冲突孕育了执事的服事:他们透过管理教会中的今生事务抚平不同需求群体之间的张力,今天的教会也设立了儿童事工执事——透过管理儿童事工解决孩子给教会带来的(可能)张力;正如早期教会所选立的七位弟兄都是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这七个名字都是希腊名字),今天教会中服事儿童事工的教师和助教大部分都是单身的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这一点:参与儿童事工本身就是一幅福音带来的美丽图景。当门徒们因为孩子可能吵闹、不守规矩而想要把他们赶开的时候,耶稣的回应却是:“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
但儿童事工绝不是取代家长的责任。当圣经讲到“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的时候,是对家长们说的:教养儿女是父母——尤其是父亲——的责任。教会设立儿童事工的首要目的是让父母们可以专心听道,以至于被神的话语塑造和浸润,能够在家庭中“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其次,儿童事工也利用这机会直接教导孩子们认识神,因为他们是神赐给教会的长期福音朋友。因此,亲爱的父母们,把孩子带去教会、让他们去儿童主日学无法等同于完成了您作为父母的宗教教育责任。在主日,你最重要的责任是在敬拜中聆听、思想和内化所教导的圣道,其次是作为教会成员对教会的服事——包括参加敬拜、接待和彼此教导、互相鼓励;第三,您要回家后和孩子讨论你和他白天所领受的信息。这样,你们才不至于辜负儿主老师和助教们的辛勤服事——更何况他们为这样的服事牺牲了自己的听道。
那么,在没有儿童事工,或者你的孩子太大了(太小了)而不能去儿童事工的时候,父母和单身成员们要如何面对教会中的这些“非成员”呢?下面是给父母们和给其他成员的各三个建议。
父母们
第一,预备孩子们的心。提前一天晚上或者清晨去教会(或小组)前教导孩子,我们是去敬拜神,而且是和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一起,所以需要遵守聚会的次序,不能随意离开座位,也不能发出声音来打扰聚会。这不仅是为着他人,也是为着自己。
第二,预备他的物品。学龄以上的孩子,请给他预备听道笔记本。太小的孩子,给他预备毛绒玩具或者绘本,但是千万不要在书包里装上会发出响声的玩具,或是硬质容易与其他物品撞击的玩具,这些都会给聚会带来打扰。
第三,对孩子可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及时制止,必要的时候使用管教杖(注意避开其他人的眼光)。回家后和孩子总结他这一天的行为,并且带他一起认罪,或在必要的时候施加管教。
没有孩子的成员们
那么,没有孩子,或者孩子不在身边的成员,我们如何有恩慈地回应耶稣的命令,帮助家长们把孩子带到主面前去呢?同样,下面是三个建议:
第一,参加儿童事工成为教师或者助教。这样不仅能服事教会中的家长,也服事到了整个教会,而且还得着把福音传递给他人的机会。尤其我们需要弟兄们成为儿主教师或助教,它不是姊妹们的专属事工。
第二,在聚会中有恩慈。当孩子吵闹时,不要去看他们,也不要用眼神示意家长,免得父母因为羞愧或急躁而过度惩罚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坐在你身边,对他微笑,向他做出静音的动作,甚至拉住他的手,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安静。
第三,认识教会中的孩子们,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聚会后问他们问题、与他们交谈。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在参与一个“大人们”的聚会,这是一个关乎他的聚会。
记住,你越认真地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他就会越重视;成年人在聚会中的认真也影响着身边孩子的认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成人在打盹、看手机,或者在周报上乱画,身边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态度看待这段时间。
愿我们都把孩子带到主的面前,但首先不是通过交通工具,而是通过预备自己和他们的心。


2 Comments
PKK-Rosreestr.ru
Teacher praise can motivate the student to become more efficient on the academic task by emphasizing that learner’s gains in fluency (a combination of accuracy and speed of responding).
陈昌超
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参与主日学等儿童事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