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21-22章重点记载了以色列王亚哈生平最后的一点事迹。总体来说,《列王纪》作者对于亚哈的总结是: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侍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作亚舍拉,他所行的惹动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怒气。亚哈恢复了以色列国中的偶像敬拜,不仅如此,他也仿造外邦君王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建造一些宏伟建筑,例如他引以为傲的象牙宫。更为严重的是,他完全受制于王后耶洗别,参与了许多由耶洗别一手主导的罪行,包括逼迫杀害耶和华的先知,以及今天经文中对于拿伯的迫害。在外交上,尽管上帝因著怜悯曾赐给亚哈两场重要的胜利,但他最终却并没有将荣耀归于上帝,反而通过自作聪明的方式,在便哈达的生死问题上擅自做主。亚哈的行为不仅表明他没有感恩耶和华上帝将胜利赐给他,并且是在宣告自己的主权,表明在这一两国外交关系中,自己(而不是上帝)是握有主权的那一位。
《列王纪》作者对于列王的记载,其目的是要显明列王的罪,表明他们与上帝律法之间的差距,最终表明以色列和犹大亡国的原因。因此作者并非按照具体时间来记事,而是按照一个一个不同的事件来展开描写。21章一开始,作者说,亚哈王除了以上这些恶事以外,还有一事值得记载,就是他在拿伯葡萄园的事上。在接下来的21章里,我们看见一位敬畏上帝的拿伯如何在一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宗教与政治审判中被诬告,被定罪,最终被处死。亚哈想要征用拿伯的葡萄园,但是拿伯确是敬畏上帝的人。耶和华的律法中有明确规定,土地是先祖遗留的产业,不可永卖。因此有人即使因为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变卖土地的时候,也应尽力赎回,如果到了禧年仍无力赎回,债主要豁免债务,将产业物归原主。因此拿伯说“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王上21:3)的时候,拿伯并不是吝啬,或藐视国王,而是在说,尊敬的国王,在你和上帝之间,我需要顺服那位更高的掌权者,就是上帝。拿伯的回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来思考当地上君王的政策或命令与上帝的命令相违背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回应。
在那些逼迫严重的国家,违抗王命可能会成为基督徒的一种常规思维,因为大多数与道德和宗教相关的命令可能都是与上帝违背的。但在一些宗教迫害不那么严重的国家里,我们的思维容易倾向于顺服,以至于有可能毫不怀疑的顺服一切政府的命令,亦或是习惯于顺服所带来的安逸,而害怕不顺服可能遭至的灾殃。然而弟兄姐妹,拿伯在这里的反应提醒我们,事实上那些因为顺从罪所带来的安逸本来就不是我们配得的,也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或保持的。我们不应该害怕因为违抗一些干犯上帝的政治命令而带来的灾殃,相反,我们应该害怕违抗上帝的命令本身而带来在永恒中的审判与刑罚。
拿伯向亚哈宣告我敬畏耶和华的同时,也是在给亚哈出一道选择题,就是你要不要与我一同选择敬畏耶和华的道路?还是要与耶和华为敌?亚哈并没有立刻选择与耶和华对抗,但他对于拿伯“敬畏耶和华”的提议显得闷闷不乐。这为他之后放任耶洗别犯罪杀人埋下了祸根。在耶洗别策划完一场完全黑暗的宗教政治审判,拿伯被定的罪名是“谤渎上帝和王”,而这才是对拿伯完全的诽谤和亵渎,因为他正是因为敬畏耶和华走到今天这步。作为王后,耶洗别是一位非法的审判者,如今她展开了一场非法的审判,要将一位无罪的人定为有罪,并最终将他打死,这一切像极了主耶稣基督所承受的。
拿伯死了,亚哈并没有哀恸伤心,相反,他起来,要去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王上21:16)可以看出,虽然他之前并没有正面对抗拿伯,但他心中丝毫不怜惜,也不觉得拿伯的死是无辜的。相反,在他的利益面前,以色列百姓的命不过如蝼蚁一般。殊不知,这些人的生命在上帝眼中却看为宝贵,为珍贵。因此亚哈心中唯一的侥幸可能就是以为自己没有直接参与到杀死拿伯的命案现场,他或许会以此来自我安慰,认为拿伯的死与他无关,罪也不算在他头上。但有两点事实却说明了情况并非如此,首先,他是国王,本有能力和权柄阻止这场罪恶的谋杀,但他没有这么做。其次,当他听说事情发生以后,并没有谴责杀人者,而是急匆匆地去争夺自己的利益。如果你还记得大卫一系列所行,记得当大卫听见扫罗死了,约拿单死了,扫罗的元帅押尼尔死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死了,以及自己反叛的儿子押沙龙死了的时候,没有一次大卫是喜乐的,也没有一次大卫奖赏了杀人者。不,每一次大卫都愤怒,伤心,并且恐惧战兢,希望和命案撇清关系,他严惩凶手,并且为死者哀哭。明明是自己获益,大卫为什么要哀哭呢?因为他更看重的是上帝的公义,而不是世间的利弊。
当以利亚重新来到亚哈面前准备向亚哈宣告上帝的审判时,亚哈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大条,他还在对以利亚说:我仇敌啊,你找我吗?从某个角度来看,亚哈是愚蠢的,甚至愚蠢至极。他完全没有分辨能力,也没有任何属灵的敏感度。他在敌军进犯的时候束手无策,在自己妻子任意妄为的时候无能为力。他像一个傀儡一样,任自己的大臣和妻子摆布。以利亚向亚哈所宣告的耶和华的审判使我们认识到一个重要的真理,就是:不要以为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到某一个犯罪的罪行中,就可以逃脱问责和定罪。亚哈的误区今日也常常是我们的误区,在罪恶的诱惑面前,每一个罪人的心都蠢蠢欲动。亚当以为夏娃先吃了果子,所以夏娃才需要受审;亚哈以为耶洗别杀人,所以自己无罪;就连大卫也曾经以为乌利亚被敌军杀死,自己可以逃脱关系。这种愚蠢的想法在上帝面前不可逃避,因为上帝乃是鉴察人心的主。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对罪敏感,得以逃避各样从罪而来的引诱和试探。
反思与祷告
1. 在亚哈的生命中,哪些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他最终走到这个地步?提示:他的性格如何?他对上帝的认识如何?他是否自私?他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他是否按照公义治理国家?他是聪明还是愚拙?等等。
2. 你是否曾经也有和亚哈一样的想法,以为某一个罪只要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其中,就可以免于被上帝审问?也免于受到上帝的审判和刑罚?到底什么才是罪?当我们纵容罪,或是对罪不闻不问,又或者是在明知某一个不义的好处是以得罪别人为代价而做出的,但却假装不知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服务时,我们是否也陷在罪中呢?
亲爱的天父,求你藉著亚哈的故事来提醒我,使我们再一次省察我自己的罪,以及我和罪之间的距离。主啊,很多时候,我曾经为了自己的益处,而编造一些谎言来欺骗自己,使自己的良心能够平安,但实际上,我仍然在许多罪上有份。我看到不公义的时候,为了自保而选择不发声;我也曾选择无视别人的损失,或是利用别人的损失来为自己谋利;我也曾在归责的时候与别人互相推诿;主啊,求你怜悯我和我心中一切的狡诈和自我中心,求你帮助我,使我常常对一切的罪和不公义能够敏感,使我单单追求你的公义。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