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13章开始,作者开始从长叙事转向短叙事。第13章主要描述了以利沙生前所辅佐的最后两任以色列国王约哈斯和约阿施。这两位王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是耶和华仍然在以色列人中存留恩典。在约哈斯年间,耶和华曾经为以色列人兴起一位拯救者,这个描述和《士师记》有几分相似。这位拯救者曾经拯救他们脱离亚兰人的手,但以色列人对此却毫无反应,继续停留在耶罗波安的金牛犊崇拜中,并且在撒马利亚留下亚舍拉的神像。而在约阿施年间,上帝曾经通过以利沙希望能够赐给约阿施足够的大能大力来战胜亚兰人,并彻底击垮他们。然而约阿施却在属灵上没有足够的洞察力,他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理解以利沙给他的命令。最终,按照他信心的多少,上帝也照样赐给他多少的能力与胜利。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最终死了。但即使死了,围绕他的骸骨仍然有神迹发生。有人将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没想到死人一碰到以利沙的骸骨竟然复活了。这令我们联想到《以西结书》骸骨复活的神迹。这个神迹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没有办法用理性思考清楚其中的奥秘,只能凭借信心来领受。这个神迹使我们看见两个重要的真理。首先,复活的神迹完全在乎上帝的主权与大能,只要祂愿意,祂可以在完全没有生命的骸骨中兴起生命来。第二,如果在被掳中的“死亡”也想要得到意想不到的复活,那么以色列人就必须与敬畏上帝的伟大先知保持联系,聆听并遵行他们奉上帝之命所教导和启示的真道。
在亚兰人和以色列人的缠斗中,上帝对以色列人存留了充足的恩典与怜悯。作者说,耶和华因为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仍施恩给以色列人,怜恤他们、眷顾他们,不肯灭尽他们。可以看见,诸约的应许在以色列与犹大历史中的地位。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上帝,正是因着祂的信实,以色列人得以在亚兰人面前勉强站立。但随着历史的推进,以色列人越来越令上帝失望,他们虽然从未彻底被灭绝,直到如今也是如此。但以色列国却在灭亡的道路上不断飞奔这。
《列王纪下》14章记载了犹大国王亚玛谢和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的生平。在犹大国亚玛谢的朝代里,作者记载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卫,表明在犹大国中仍然有一点点的公义与敬虔存留,这种公义与敬虔如同将残的灯火一样,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正在一点一点烧灭。然而,尽管亚玛谢所行的被算为正,但他并不是完全合乎上帝的心意。他心高气傲地挑战北国以色列,最终使得自己被掳。按照作者记载,约阿施并不是行为正直的君王,亚玛谢也并非行为完全堕落邪恶的君王,但得胜与否有时候并非完全依照人的行为,而是依照上帝对于人的判断。约阿施可以在耶罗波安的罪中继续挣扎,但却能够从以利沙那里凭借着自己微小的信心和浅薄的属灵洞见而获得三场胜利,并在14章中击败亚玛谢。然而亚玛谢却在一切看似行得正直的年日中,因着自己一时的骄傲而遭遇大败。这样的反差在接下来耶罗波安二世身上继续表现出来。耶罗波安二世继续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耶和华却因为看见以色列人甚是艰苦,就仍然定意不将以色列的名从天下涂抹,而是借着坏王耶罗波安二世来拯救他们。
经文进入到第15章,我们读到了犹大国两位重要的国王和以色列国的最后五位王。首先是南国犹大,亚玛谢因为愚蠢发动了对以色列王约阿施的战争,而被掳到撒玛利亚之后,犹大民众立亚撒利雅为王。在亚撒利雅统治期间,以赛亚蒙召做先知。亚撒利雅在历史上又名乌西雅。亚撒利雅的意思是“耶和华帮助”,在他16岁成为犹大王时,改名为“乌西雅”,就是“耶和华是力量”的意思。《历代志下》26章对于亚撒利雅有进一步的记载。他因为心高气傲,做了只有祭司才可以做的事情,因此上帝审判他,让他长了大麻风,严重程度使得亚撒利雅丧失了工作能力。这也是《列王纪下》15章4节与5节之间所没有记载的事。乌西亚做犹大王约有52年之久,这其中包括他与父亲亚玛谢共同执政的15年,以及他与儿子约坦共同执政的10年。约坦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父亲所行的的。但困扰南国犹大许多年的邱坛祭祀问题仍然没有除去。上帝早已通过摩西吩咐说: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惟独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你就要在那里献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更何况,当时圣殿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不是没有献祭的地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都在献祭的问题上不断犯错,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提醒。虽然看起来,献祭的地点并不是最重要的,耶稣说心灵和诚实敬拜才是最重要的。但不遵守上帝所规定的敬拜地点,本身就是违背心灵与诚实的。“限定性原则”在《列王纪》中不断出现,提醒我们不要将“心灵和诚实”当做借口来为自己的喜好和罪开脱,而要以此为警醒和鞭策,按照圣经的教导来敬拜上帝。
15章另外谈论了以色列六位国王:撒加利亚,沙龙,米拿现,比加辖,比加,何细亚。这六位王的共同点包括:1. 他们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2. 不离开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3. 六位中有四位是被谋杀和篡位,最后一位何细亚则是葬送以色列国的末代国王。从北国以色列的没落中,我们看见那从起初就存在的罪始终缠累著这个国家,金牛犊的敬拜中包含了:假神,假敬拜,假祭坛,假偶像。与其说他们是被亚述所灭,倒不如说他们是因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被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所灭。
反思与祷告
1. 你觉得什么才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什么又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2. “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与“人眼中看为正的事”之间有什么区别?你每日所行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3. 你觉得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一些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以色列国最终的结局给了你什么样的提醒?
亲爱的天父,求你借着所赐下的圣灵擦亮我心里的眼睛,使我所看见的是你眼中看为正的事,而不是我自己眼中所看为正的事。求你挪去我心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标尺的生命,使我看见你在万事上的主权,使我通过《列王纪》这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起与没落来认识到天地之间惟有你永远坐着为王。主啊,无论好人或坏人,好王或坏王,他们都在你的手中,都为你所用。你行万事乃是照着你那丰盛的恩典和怜悯,为要使你的心意成就。求你使我在你的恩典中降服,在你的怜悯中悔改,求你使我的一生成为你旨意的一部分,荣耀你的名。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