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上帝为何沉默?(约伯记15-17章)

从《约伯记》15章开始,本书进入到第二循环的对话中,在这一轮对话里,每个人物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反而是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观点,导致整个叙事的张力到达一个新的顶点。以利法(15章)、比勒达(18章)和琐法(20章)再次将约伯的受苦与恶人作恶受罚混为一谈。这加深了约伯的痛苦,它不仅需要忍受身体上帝患难,还需要忍受他几个朋友们所谓好心,实则是精神虐待的指控。在这一轮对话中,约伯仍旧拒绝承认自己需要为如今所承受的患难承担责任,他进一步表明他无法理解为何许多恶人非但没有受苦,反倒兴旺亨通。


今日读经是第15-17章,在这三章中,以利法首先发言,约伯回应。以利法认为,约伯自己的话成为了他自己的罪状。在第15章中,以利法不再像之前那样称赞约伯的品行和道德,也不对他曾经的事工进行认可。相反,他完全指责约伯的发言是犯罪,毫无智慧。他指责约伯“废弃敬畏的意,在上帝面前阻止敬虔的心。” 他说是约伯心中的罪驱使他如此说话,并且批评他选择使用诡诈人的舌头。所以最终是约伯自己的口定他有罪,而不是以利法。在14-16节中,以利法重新提及他在第一次回应是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果上帝甚至连天上的众使者都不信任,都视为有罪,更何况在地上,污秽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可以看出,以利法对于“世人都犯了罪”这一真理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这也说明了他至少是一位认识上帝的人。


第16-17章是约伯对以利法的回应,这是约伯第四次发言。在这一次发言中,约伯一面向人呼求,一面向上帝呼求。他的一些措辞和诗篇很像,他向上帝呼求公义和拯救。在这段经文中,约伯坦言,他的朋友并不是真正的安慰者,尽管他们的本意是希望安慰他。一个人最绝望的是使他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同情他,也没有一个人认可他所说的话。在约伯所经历的这场灾难中,他的妻子离开他,他的朋友也都指责他。然而更令他绝望的是,上帝似乎在他呼求的过程中消失了。在16章21节,约伯倾诉出他最大的心愿,他说:愿人得与上帝 辩白,如同人与朋友辩白一样。


约伯渴望上帝能够回应他的呼求,回答他的疑问,能够将凭据给他,并亲自为他作保,使他知道,上帝是支持他的。约伯的经历也是每一个普通的世人经历苦难时会有的反应。信心伟人是少有的,并且所有人间的信心伟人也都有软弱的时候。我们很难强求一个人拥有伟大的信心,尽管我们知道惟有保持对上帝的信心才能使我们度过一切患难。但即使是亚伯拉罕,或是摩西,或是大卫,他们的生命中也有软弱跌倒的时光。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所经历的苦难远没有约伯严重,他们就已经“倒下”了。因此,一方面,约伯所经历的苦难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约伯在苦难中所显露出或多或少的一些软弱和跌倒,而不需要为他的不完美做出太多辩解,因为上帝的恩典正是在人的软弱中显得完全。


约伯至少表现出两个不完美的倾向,首先是他持续为自己没有犯罪而辩护。他甚至渴望与上帝“辩白”,然而这使我想起以赛亚书1章18节,在那里,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在那里,是上帝主动邀请人们与祂辩论,正好与这里约伯的行为相反。然而我们看见,这种辩论的结果是,没有人能够在上帝面前站立,自称为义,约伯也同样不能。他是在罪孽中生的,他也是一个罪人。所以即使此时上帝愿意与他对话,也同样会指出他的罪,使他毫无自夸之处。因此,上帝此时选择沉默,反而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和怜悯。


约伯的第二个不完美之处在于他对上帝神迹性向他显现的渴望。他渴望上帝给他凭据,为他作保,最好上帝可以亲自发声回答他的问题。在约伯的表达中,似乎这已经成了支持他活下去的惟一方式。换句话说,上帝你再不回答我,我就要崩溃了。在这种呼求中,约伯陷入到了一种要求神迹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中最危险的本质,在于约伯试图想要命令上帝,或是控制上帝。当然,约伯可能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只是在呼求上帝,而非命令上帝。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最终只有鉴察人心的上帝可以断定。但是至少在这里,约伯的行为正在给我们一个提醒,我们可以呼求上帝的工作,但我们需要将最终的主权交给上帝,并且学习顺服祂最终的决定,无论祂听或是不听我们的祈求。


我们需要明白,上帝的沉默和上帝的回应一样,都是基于祂的主权。而我们除了仰望上帝的主权,别无它法。另一方面,上帝并非完全对我们沉默。对于世人而言,上帝为他们预备了良心。当他们渴望在道德上,公义上做出判断和决定时,他们心中的良心会与他们对话,争辩,除非他们昧著自己的良心来生活。而对于今日的基督徒而言,上帝对待我们比约伯还温柔,因为祂在基督里赐给我们圣灵。圣灵在我们的心中做保惠师的工作,感动我们,提醒我们,引导我们,并且为我们祷告。这是上帝赐给我们极大的恩典。我们应该在凡事上寻求圣灵的带领,顺服圣灵的感动。


最后,我们需要在基督的经历中得着安慰。在基督最终走上十字架的那一日,天父也对主耶稣基督沉默了。他并没有回应他的祷告,不仅如此,本应该永恒同在的圣父与圣子在那一刻隔绝了。圣父掩面不看自己的爱子,因为祂要拯救世人。基督已经为我们经历了那与上帝之间终极的隔绝,承受了上帝终极的沉默,顺服上帝,为要使祂的旨意成就。而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安慰和教导,在上帝回应我们,与上帝成就祂的旨意之间,我们应该学习选择后者。


反思与祷告


1. 你是否在一些艰难的年日中,经历过上帝对你沉默的时刻?回想那些日子,上帝是否借着你身边的人与你说话?上帝是否曾经借着圣灵指示你,感动你?你又是否曾经消灭圣灵的感动?或是抵挡那些你明知道是合神心意,但不合你心意的建议呢?


亲爱的天父,我要感谢你曾经对我祷告所做的回应,也要感谢你在另外一些祷告中对我的沉默,使我的良心在我里面与我较量,也使我等候圣灵在我心中的引导。主啊,求你使我学习先求你的国和你的义,求你使我学习先渴慕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求你使我在困境中和迷茫中看见的不全是自己,而是你的主权和你的大能,以至于我能够记得仰望你,而不是寻找机会与你辩白。主啊,你是体贴我一切需要的上帝,你必不将我担不起的重担加添给我,因为我知道主耶稣已经为我担当了那最重的重担。感谢归于你。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59 views0 comments

Related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